中国十大配资平台
“我都那么努力了,为什么还是赚不到钱?”
我是带着这个问题走进咨询室的。
那时的我,正在遭遇所谓的“35岁危机”。
本以为迟早能赚到足够的钱,过上想要的生活。
现实却是,不管我再怎么努力,好像都赚不到更多的钱了。
我想过要尝试更多的可能,但又没有真的去做出选择的勇气。
我希望搞清楚自己出了什么问题,为什么在赚钱这条路上总感觉“卡住了”。
所以,我决定和咨询师好好聊聊。
没想到,这次咨询,我不但看清了自己长期缺钱的根源,更学会了如何“身心舒服地把钱挣了”。
如果你也正经历着相似的卡点,困在其中不得其法,或许,我的故事能给到你一些启发。
为什么我赚钱总伴随着痛苦?
因为目标很明确,一进咨询室,我就直接请咨询师帮我分析“赚钱的卡点”。
听完我的困扰后,她问我:“当你说到‘赚钱’这个词时,身体有什么感觉?”
我感受了一下后答道:“很累,压力很大,肩膀也会感觉很沉重……”
咨询师:“这么累了,有没有想过让自己停一停?”
我:“老实说,谁会给你机会停一停?我也不想加班,也不爽老板的管理方式,但又能怎样?为了钱,我必须低头。”
咨询师:“听起来,赚钱给你的感觉,时常是和‘忍耐’‘痛苦’紧密相连的。如果一件事一直都让你感觉很糟糕,你还会充满热情地去做它吗?”
我愣了一下,然后说:
“你说得对,我确实因此错过了很多赚钱的机会。
以前能跳去更好的公司时,为了少加班我放弃了;后面有朋友给我介绍外包,我害怕失败,把机会让了出去;再后来朋友给我介绍团队,我也不肯主动去联络,怕别人觉得我自来熟……
我似乎在用各种理由,去逃避赚钱这件事。”
咨询师:“很多时候,赚钱是一件综合的事。当然,我不会教你怎么赚钱,这不是心理咨询的范畴。但如果你想减少一些影响你赚钱的心理因素,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聊聊。”
随后,我们开始更多方面地展开了讨论。
比如,我和金钱的深层关系。
聊到以前要完成很多不属于我的任务,甚至还得背锅的工作时,我说:“就算是这样,我也不敢离职。赚钱不就是这样吗?受气也得忍着。”
咨询师便通过提问进一步去探索、解析我的想法:“在你看来,为什么受气也得忍呢?”
我脱口而出:“因为钱就是安全感啊。没钱人怎么生存?怎么有尊严?”
咨询师又抛出一个问题:“可是,赚钱只能靠忍吗?”
我疯狂点头。
我一直觉得,只有靠忍才能赚得到钱。
她又问道:“那最近,你觉得赚得最不爽的一笔钱是什么?”
我:“是个外包的活。一开始跟我说很简单,接了才发现完全不是,很麻烦。而且给的价格在同行业的朋友看来就是压榨。但我想,我都没钱了,不能挑三拣四。”
咨询师继续问:“那你最后忍下来完成了吗?”
我有些崩溃:“没有,我根本忍不住,做到一半就放弃了,所以我很自责,对自己很失望。明明很需要钱,却不能忍一下。”
咨询师:“假设有个收入不高但要求合理的工作,你会接吗?”
我表示,真有这样的,我应该会很愉快地接下来。
咨询师总结道:“其实,你要的不是赚多少,而是合理、有边界的合作关系。你更在意的,是不想再为了几百块赔掉自己的精力和尊严。”
我深以为然。
她接着点出:“发现了吗?你的自责,像是在问自己:‘我凭什么要放弃一个活下去的机会’,对吗?”
在她抽丝剥茧般的提问和澄清下,我开始看见:
每当我逼自己“为了生活,再忍忍”时,内心深处还有一个质问的声音“我到底还要忍到什么时候!”
这两个念头的持续交战,让我越发内耗疲惫。
但其实,我并没有放弃“活下去”,我只是学会了不把自己逼到底线。
原来我长期缺钱
是源于这2个穷习惯
那间小小的屋子似乎真的有些魔力,让人很自然就放松了下来。
很多我内心纠结的、难以言明的的迷茫和痛苦,在那个小屋子里,都能全然释放。
而咨询师用心地倾听和共情地关心也让我看到了真正的“看见”。
这份“看见”,引导着我,也治愈着我。
以父母对我金钱观的影响为例。
TA们对我造成的影响,体现在两点。
一个是,TA们始终认为,人就应该拼了命地,不顾身体地赚钱。
我还小时,TA们就经常通宵工作,还打很多份工,一直疲于奔命,也确实因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,在大城市扎了根。
所以上学时,我也是这样:
每天熬夜学习,课间也从不休息,为了不花时间上厕所,我基本不喝水。
就是为了考得更好,能够改变命运,不被送回老家。
但这对我的身体和精神都造成了久远的伤害:
我至今仍时常失眠,而且恐惧“休息”。每次一休息,就会感觉自己快完蛋了,担心自己得到的一切马上会失去。
所以,当我再次站在命运的转折点上时,我就不愿意再这么牺牲身体。
这就导致我在赚钱时,总是在逼迫自己和照顾自己之间左右摇摆,反而更消耗我的能量,影响我的决策。
我也常常因此弄丢赚钱的机会。
再者,我的父母对于金钱的认识非常保守,不能接受一丁点风险。
在我还小时,TA们有过很多机会可以让资产翻番。但因为可能存在的风险,TA们都放弃了。
所以,从小父母只教我省钱,却不知道怎么教我赚钱。
TA们只教我一定要有份稳定的工作,要表现好,却没教过我如果被过分压榨、徒劳无功该怎么办?
因为,TA们就是忍过来的,弯着腰赚着最辛苦的钱。
TA们不敢想,这个世界还有人能有尊严地赚到钱。
可我工作了就发现,还有很多人对工作的态度是不一样的:
TA们不是在熬,而是在认真地寻找自己的优势,找自己舒服的位置。
我知道我也要找到自己的个性化道路,可我的“限制性信念”一直在压制我。
就算我有很好的学历,很好的工作成绩,我也还是活在“生存的恐惧”里。
我根本不相信,自己有能力为自己选择或者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。
因为我已经习惯了这种靠“忍”来赚钱的旧模式了。我害怕轻松地赚钱,觉得自己不配,觉得贸然尝试就是万丈深渊。
咨询师告诉我,这是因为我建立了扭曲的联结:努力=痛苦=金钱,舒适=懒惰=贫穷。
这个认知偏差就像有色眼镜,让我始终透过痛苦的滤镜看待金钱。
但现在,我可以打碎这幅滤镜了。
当咨询师让我明白了这一点,我们的工作重心也有所调整:
探索一套新的生存模式,替换现在已无法继续良性运作的旧模式。
如何重建和金钱的关系,舒服地赚到更多钱?
在咨询室里看清“卡点”后,我的改变也随之发生:
首先,我意识到自己讨厌的不是加班。
而是为他人加班——付出很多,却得不到对等的回报。
如果是做我感兴趣的,对我有用的,我能很激情地猛猛干。
意识到这点后,我决定去找老板谈加薪,并真的拿到了加薪(虽然不如预期)。
并开始尝试更多擅长的副业,用自己感到舒适的方式增加收入。
很神奇,当我不再强迫自己“忍”着赚钱,我的肩颈痛真的缓解了不少。
其次,我意识到了自己对风险的耐受度几乎为零,便开始刻意训练自己。
我会拿出很小的一部分钱,去投入到风险和收益同在的基金当中,锻炼自己的耐受力。
通过制定投资和止损目标,我逐渐驱散了自己对于风险的恐惧。
最后,令我惊喜的是,我对挫折的耐受力也增加了。
因为我知道,除了忍,我还有很多能够改善自己经济状况的手段。
所以,当我创业又一次失败时,我认真复盘,把积攒的经验分享出来,反而让自己的账号小火了一把。
这一系列的改变,虽然并没有完全帮助我逃离“35岁危机”,但是让我切实看到了胜利的希望,看到了自己的无限可能。
现在,我依然在探索和金钱的健康关系,但不再害怕面对它。
我不再觉得赚钱必须痛苦,我学会了让自己既能赚钱又能保持身心的舒适。
有时候,我也还是会感到焦虑,但我会停下来,感受身体的反应,然后有意识地调整和放松。
我很感谢心理咨询,它帮我看到:我们和金钱的关系,往往映射出我们和自己的关系。
当我不断强迫、贬低自己,忽视身体的信号时,赚钱自然会成为痛苦的事。
而当我开始尊重自己的感受和价值,赚钱也能够成为自我实现的途径。
如果你也和曾经的我一样,觉得“赚钱=痛苦”,或是明明很努力却始终赚不到自己想要的……
或许你需要的不是更拼命,而是像我一样,走进咨询室,看清自己和金钱之间的关系,然后,活得更自由。
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选择咨询师,可以看看这位经验丰富、专业扎实的咨询师——霍丽花。
霍丽花老师是国家二级咨询师、高校兼职咨询师,从业超13年,积累个案时长3700+小时。
她在个人发展、自我探索、压力管理、焦虑抑郁等议题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并结合心理动力取向、整合取向、萨提亚疗法等,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灵活制定咨询方案。
为鼓励求助意愿,霍老师特地开通了3个半价咨询名额,原价600元/次的咨询,现仅300元。
和霍老师一起
↓找到更好的生活、更好的自己↓
如果你也在金钱问题上有类似的困扰,或者在任何方面感到“卡住”了,希望能得到帮助,看到盲点,走出困境,又想选择更多不同风格的咨询师,不妨试试壹心理的「半价咨询」,找到更合适你的那一位咨询师↓
作者:来访者霁轻
编辑:小西
图源:图虫创意、Unsplash
恒正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