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6月12日,朝鲜海军“崔贤”级驱逐舰二号舰,“姜健”号(舷号52)导弹驱逐舰再次正式下水。从外观看,该舰没有太大损伤。此前外界以为该舰龙骨受损,舰体扭曲,一定会报废。 “姜健”号(舷号52)导弹驱逐舰在5月21日首次下水时,遭遇事故,船首搁浅在船台上,舰体倾覆并受损,经过二十多天的紧急抢救,该舰再次以崭新面貌成功下水。这是世界造船史上的奇迹,很多人一度以为这艘军舰必然残废了。
首航遇劫:52舰的黑色五月 2025年5月21日,朝鲜东海岸的清津造船厂迎来了历史性时刻——“崔贤”级驱逐舰二号舰“姜健”号(舷号52)举行下水仪式。这艘5000吨级的导弹驱逐舰,承载着朝鲜海军从“近海防御”向“远洋存在”转型的厚望。然而,谁也没想到,这场万众瞩目的典礼会变成一场惊心动魄的灾难。
当天的下水采用横向下水方式,即军舰横向滑入海中。这种方式在千吨级舰艇上常见正规的股票配资网,但用于5000吨级驱逐舰却极为罕见。事故发生时,舰体因指挥不熟练、操作不慎,船尾部分的下水滑板率先脱离搁浅,而船首却被死死卡住未能脱离船台。由于重心失衡,整艘军舰像被掀翻的玩具般向右舷剧烈倾斜,最终侧翻在码头边的海水中。
从卫星照片看,事故后的“姜健”号呈现出触目惊心的画面:舰尾完全浸入水中,上层建筑、垂发单元等关键部位浸泡在海水中,舰首约四分之一仍搁在岸上,整艘船像被折断的火柴盒般扭曲。西方军事专家迅速断言:“龙骨受损、舰体扭曲,这艘军舰已经报废。”就连韩国联合参谋本部也判断,朝鲜缺乏大型起吊设备和专业救援技术,修复几乎不可能。
更尴尬的是,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全程目睹了事故。他当场震怒,将其定性为“冒犯朝鲜尊威的犯罪行为”,下令对相关责任人严肃追责,并限期22天内完成修复。这场事故不仅让朝鲜海军颜面尽失,更暴露了其造船工业在技术积累和管理经验上的短板。
生死时速:22天的极限救援 事故发生后,朝鲜迅速成立了由检察机关和技术专家组成的调查组。经过水下和内部检查,得出了一个关键结论:舰体没有船底破洞,仅右舷被刮擦,通过船尾救生通道流入的海水有限。这个发现让朝鲜看到了希望——只要抽出积水、扶正舰体、修复受损结构,“姜健”号仍有救。接下来的22天,朝鲜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“海上手术”。
首先,工程人员用抽水设备排空舰内浸水隔室的海水,减轻舰体重量。随后,动用起重机和拖船对舰首进行牵引,试图将其从船台上脱离。但由于舰体倾斜角度过大,钢缆多次断裂,救援一度陷入僵局。最终,朝鲜采用浮箱和充气气囊辅助,逐步调整舰体平衡,才将舰首成功拖入水中。完成扶正后,“姜健”号被转移到俄朝边境的罗津造船厂干船坞进行深度修复。
这里拥有朝鲜最先进的船舶维修设施,据推测可能得到了俄罗斯的技术支持。工人们昼夜奋战,对受损的右舷进行焊接加固,更换变形的龙骨部件,并重新涂装舰体。为了掩盖事故痕迹,朝鲜甚至将整艘军舰的外观重新整修,从卫星照片上看几乎焕然一新。
6月12日,当“姜健”号再次出现在罗津造船厂的下水仪式上时正规的股票配资网,金正恩带着女儿亲自登舰视察。他特意走到曾受损的舰艏位置仔细查看,听取技术人员汇报后露出满意笑容。这场耗时22天的救援,不仅让“姜健”号重获新生,更向外界证明了朝鲜在极端条件下的应急能力。
奇迹背后:朝鲜造船业的逆袭之路 “姜健”号的重生,看似偶然,实则折射出朝鲜海军建设的深层逻辑。作为朝鲜首款5000吨级驱逐舰,“崔贤”级承载着多重战略意义:该舰配备了74个垂直发射单元,可发射防空、反舰、对陆攻击等多种导弹,火力密度远超同级舰艇。其舰桥顶部安装的相控阵雷达,虽技术水平与中俄仍有差距,但已具备区域防空能力。
然而,为了追求“火力至上”,朝鲜在设计上堆砌了过多武器系统,导致舰体稳定性和适航性不足。例如,74个垂发单元被分成4种不同尺寸,缺乏通用性;舰桥高度过高,重心不稳,这也是此次事故的潜在诱因之一。朝鲜将“崔贤”级视为“国威工程”,从开工到下水仅用400天,比首舰“崔贤”号快了30%。这种“大干快上”的模式虽然创造了建造速度的奇迹,却埋下了质量隐患。
此次事故后,金正恩强调“修复驱逐舰是直接关乎国家权威的政治问题”,要求在6月全会前完成任务。这种政治压力下的“奇迹”,能否转化为真正的战斗力,仍需时间检验。“姜健”号的修复过程中,俄罗斯的影子若隐若现。罗津造船厂靠近俄朝边境,且朝鲜近年来与俄罗斯在军事技术合作上频繁互动,外界推测俄方可能提供了关键设备和技术指导。
此外,朝鲜宣布未来将每年建造两艘同级别驱逐舰,并计划以革命元勋命名,意图打造“西海舰队”和“东海舰队”双核心。这种扩张态势,无疑会加剧半岛周边国家的战略焦虑。如今,重新下水的“姜健”号虽外表光鲜,但内部系统是否存在“暗伤”仍是未知数。朝鲜官方宣称该舰将于明年中旬交付海军,但要形成战斗力,还需完成武器调试、舰员训练、实战演练等一系列环节。
这场“造船奇迹”的最终成色,或许要等到它真正接受战火考验的那一天才能揭晓。但无论如何,“姜健”号的重生,都为朝鲜海军发展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——在技术封锁与资源匮乏的夹缝中,朝鲜用22天证明:有些奇迹,真的可以用意志和汗水创造。 汉水襄阳——修好了!朝鲜发生重大事故驱逐舰再次下水,金正恩出席仪式,向指挥官授予“姜健”号的军舰旗
恒正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